- imToken 密码找回 | imtoken密码破解 | MetaMask 钱包恢复 | Web3 钱包恢复服务 | 加密钱包恢复 | 助记词找回 | 区块链钱包忘记密码 | 钱包密码找回 | 钱包无法登录解决方案
一、故事开头
没错,你没看错,这不是标题党,也不是为了博眼球,而是真实发生的事情。
本来想着低调处理,但身边有几位朋友猜到了我,虽然我当时没承认。
现在想想,能完成这样一件事,确实值得纪念,于是写下这篇文章,留作回忆。
这位客户是一位外国朋友,在2016年购入Trezor硬件钱包,并创建了一个私密账户,存入了1350个比特币,还设置了高级密码。
可惜到了2019年,他忘记了密码,多次寻找帮助,但即使使用了Trezor的官方开发包接口配合电子按键设备,恢复速度依然极其缓慢,半年时间都没成功,最终不得不放弃。
二、正式接单
2024年7月初,通过一位介绍人,客户找到了我。
双方很快就敲定了价格和合作细节,明确了恢复方式:必须拆机,直接读取芯片数据。
于是,我们迅速从新加坡和国内采购了大量Trezor设备、芯片及工具,还额外买了10台Trezor用于练手。
虽然我理论上掌握了芯片焊接原理,但实际操作远比想象中复杂。
我们下定决心恶补焊接技能,每天练习到深夜,熟悉电焊枪、电风枪、示波器、芯片编程器等各种设备。
为了提升恢复成功率,我们不仅在废旧板子上反复练习,还深入学习了大量电压、电路相关知识。
通过无数次实验,终于做到能稳定读取Trezor芯片数据。
而数据读取只是第一步,后续的解密和密码恢复,同样困难重重。
我们花了约两周时间,开发出了数据解密程序和密码恢复系统,并且结合GPU算力,大幅优化了恢复速度。
7月底,介绍人送来了两台Trezor测试机,设置了复杂的PIN、密码、助记词,未告知具体内容。
我们花了2-3天时间,成功读取数据并通过线索推导出了正确密码,让客户看到了希望。
到了8月中旬,客户亲自设置了一个新的测试设备,连介绍人也不知道细节。
这次我们仅用3-4小时便恢复完成,客户彻底打消了顾虑。
三、正式恢复
9月初,根据合同约定,我们与客户和介绍人一起入住了一家酒店,现场操作。
拿到设备3小时内,我们成功提取了芯片数据。
随后,利用自主编写的GPU恢复程序,结合客户提供的密码线索,正式开始密码恢复。
头两天,我们不断调整恢复策略,但始终没有结果,气氛一度压抑。
如果第三天仍无法恢复,客户就准备离开,我们也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。
到了第三天,早餐时,我们再次对密码线索进行了梳理。
优化后的恢复程序跑了1-2小时,依旧无果。客户回房休息,而我们继续琢磨。
我意识到密码生成规则可能过于复杂,立刻重新编写了一个简化版的密码生成器。
重新上机测试,仅仅几分钟,密码终于跑了出来!
当场通知介绍人后,他激动得直接在床上跪下感谢。
客户闻讯赶来反复确认后,整个人彻底放松了——八年的等待,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。
客户2016年购入时,比特币价格仅375美元,如今价格约58000美元,整整涨了155倍,直接财富自由。
四、复盘与心得
回顾这次经历,我们投入了整整一个半月,恶补技术,反复实操,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调整。
过程中,我最紧张的一刻不是恢复出密码,而是拿到那台存有1350枚BTC的钱包时,双手不自觉地颤抖——那是客户对我百分百的信任。
恢复芯片数据时,我的血压一度飙到160/110,作为一级高血压患者,几乎到了极限。
不过随着流程的顺利推进,心情也逐渐平复了下来。
这一单完成后,再面对金额较小的钱包,早已能云淡风轻。
币圈确实锻炼心脏,但每一次挑战,都是成长。
此外,因为长时间高强度学习和压力集中,项目结束后,我的骶尾骨隐隐作痛了近两个月,贴了不少膏药才慢慢恢复。
付出巨大,但收获更大,值得!
五、后记
我的背景简单交代下:2011年考入深圳大学ATR国防重点实验室,攻读密码学博士;2013年起研究区块链,2019年开始专注钱包恢复。
2020年底起,我们重金采购了大量8卡3080/3090服务器,专攻密码恢复。
到了2024年底,我们又斥资1500万,升级到几十台8卡4090服务器,全部自持算力,不做挖矿、不做AI,只做密码恢复,保护客户数据安全。
到目前为止,我们已经帮助恢复了数十个大额钱包,累计金额惊人。
从不失信,从不短交一分钱,一直秉持初心。
No Comments